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在(待)...

是「在」,還是「待」呢?

現在,我們來探討一下吧!

這段話出自於...漢 ●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(卷九)


原文:

孔子行,聞哭聲甚悲。孔子曰:「驅!驅!前有賢者。」

至則皋魚也,披褐擁鐮,哭於道旁。

孔子辟車與之言曰:「子非有喪,何哭之悲也?」

皋魚曰:「吾失之三矣:少而學,遊諸侯,以後吾親,失之一也;高尚吾志,間吾事君,失之二也;與友厚而小絕之,失之三矣!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也。往而不可得見者親也!吾請從此辭矣!」立槁而死。

孔子曰:「弟子戒之,足以識矣!」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。

 

意譯:

孔子與弟子,一行在路上,聽到有哭聲,哭的很悲傷,孔子說:「趕快!趕快!前面是何賢者在哭?」

接近一問,此人名皋魚,穿著粗布衣、手拿著鐮刀,在路旁痛哭。

孔子下了車,便問皋魚說:「為何如此傷心,是否家有喪事?」

皋魚說:「因為我犯了三個疏失,想起來就傷心難過。疏失之一,年少時忙著求學,遊說諸侯,未能好好侍奉父母,反而要他們為我操心。疏失之二,我自命清高,想做大事業,不願侍奉庸君,結果歲月蹉跎,人老仍一事無成。疏失之三,與交往很深厚的好朋友因細故而絕交。大樹想靜下來,可是風卻吹不停;兒女想孝敬父母,可是父母已經離開人世。歲月過去了,再也追不回來了;親人逝去了,再也見不到了。請允許我從此離别人世(去陪伴逝去的親人)。」於是,站着不動,枯槁至死。

孔子對弟子們說:「你們要引以爲誡,這件事足以使你們明白人倫的道理!」 於是,辭别孔子,回家奉養雙親的門人,則有十三人。

 

個人解讀:

古文中正確的是「待」也;而「在」是現代通俗的用法。

其實...兩者皆可喔!


韓嬰(約~西元前200年~西元前130年),涿郡鄚人(今河北省任丘市)。

《史記》《漢書》記載,漢文帝時曾任博士,漢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,後人又稱他韓太傅。

韓嬰是著名的今文經學家,尤以詩經研究見長,世稱「韓詩」,與轅固生「齊詩」申培「魯詩」並稱「三家詩」

著有《韓詩內傳》《韓詩外傳》《韓說》等。南宋後僅存外傳,行於世。


皋魚,音同「高於」。人名。

漢 馬融《長笛賦》:「澹(ㄉㄢˋ)臺載屍歸,皋魚節其哭。」(註:澹,水搖也。)

明 朱鼎《玉鏡台記●拆書見鏡》:「下官只為竭忠王室,致令舉家擊累。慈親若亡,吾其為皋魚矣。」

清 尤侗《生日志感懷》詩:「蕭瑟江關哀庾(ㄩˇ)信,飄搖風樹泣皋魚。」

註:庾是古時水路運輸的中轉倉庫,朝中掌管這些倉庫的官員叫掌庾大夫。庾信,北周文學家,南陽新野人。擅長寫詩賦、駢文。他的早期作品綺豔輕靡,與徐陵都為宮廷文學的代表,時稱“徐庾體”.晚期作品轉向蕭瑟蒼涼,並對當時社會動亂有所反映,有《庾子山集》。他的父親庾肩吾也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。)

「樹欲靜而風不止」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。

有時不能把握機會,錯失良機,機會稍縱即逝。


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。

行孝要即時,年輕時,沒有好好侍奉父母,父母去世了,後悔來不及了。


「樹欲靜而風不止」,是樹的無奈;

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則是人子的無奈。

因此後人便以「風樹之悲」,來借喻喪親之痛;同時也勸人,行孝要即時。


父母年青的時為撫養兒女們,不辭辛苦為兒女們遮風擋雨,想靜一下都不容。

當子女想回報父母時,父母已經不在,不勝唏噓。


人到晚年,甚麼也看化了,你還可以給他們甚麼?金錢、衣服、禮物?

有老人家的都知道他們總是把你給他的東西收起。


對他們來說,回家跟他吃個飯,陪他談談天,聽他訴說一些往事,他就最開心。

這樣簡單,你做得到嗎?


孝,就是當雙親還健在的時候。

當他們離去了,一切的儀式都只是追憶。


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

【中視】光陰的故事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T5Ho514DzI


arrow
arrow

    868租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